人们常说:心如止水,宁静致远,静待云开见月明,以静制动……这就是说,动和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人不仅仅要动,也要懂得静,甚至于说,有时静比动的意义更加重大。
动,是容易的。而静,则是艰难的。只不过人理应动静结合,既能够动如脱兔,也能够静如处子,如此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
谈到“静”,其实就想起这么一句话——现代人多了无名的急躁、暴怒和暴跳如雷,而少了静心、耐心和淡然,以至于产生意想不到的悲剧。
对于现代人来说,劳碌地去工作,忙碌地去赚钱,然后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后半生,这是多数人的常态。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中自是无闲事,每天清闲好时光”,这种清净的,安静的,悠闲自得的状态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现代人的心多了许多急躁浮躁,什么事情都急于求成,要赚钱就想一夜暴富,要创业就想搞短平快,三个月,两个月收回本钱,并且利益丰厚。电视台搞的那些快男快女的唱歌比赛,一举成名一举双得。有真才实学的尚可,而没有真才实学的普通人与此无缘,只能白白的损失报名费。现在的名目繁多的比赛越来越多,古诗词比赛、对联比赛、小说和散文比赛,这些都是比赛组织者捞取利益的场所。
过去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人们就是看纸质书,到图书馆一坐就是半天,捧着书静读不肯离去。真正耐下心来,捧着纸质书读上半天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些所谓快节奏的“常态”,真的正常吗?所有的不正常,都是环境和人本身相互“合力”的结果。大多数人每天的生活就如同在田径赛跑一样,一个无形的力在推动着自己拼命地奔跑,有的人是为了名,有的人是为了利,甚至于推动着往前跑的人,否定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他恍恍惚惚的问旁边的人:“前面有什么?我跑的在前面,还是在后面呢”?
活得不幸福,是人之心态的问题;活得不快乐,也跟人心躁动有关。
所以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提倡慢节奏提倡慢生活 ,在“静”字上下功夫,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要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心态和生活规律,何必天一亮,睁开眼就如同上战场攻打山头抢占制高点一样,难道真的需要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