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出效益 荒山荒坡变“金土地”

提高产出效益 荒山荒坡变“金土地”

提高产出效益 荒山荒坡变“金土地”

整治荒山。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村铭 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5月10日,记者在嘉陵区七宝寺镇龙泉社区、九栋碑村采访时看到,当地村民正忙着清除杂草、复耕撂荒地、开荒土地……

截至目前,七宝寺镇已完成撂荒地复耕、土地开荒近5000亩。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值,七宝寺镇还不断探索,如,引进有技术、有经验、有市场的业主,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机耕、机种、机收等技术。

签订任务书 土地复耕忙

在嘉陵区七宝寺镇龙泉社区、九栋碑村,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生产场面。当地村民或是手拿油锯,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灌木丛,或是驾驶旋耕机,复耕撂荒地、开荒土地。在已完成复耕的土地上,种有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水田里插有秧苗。

“今年全镇计划开荒土地或是复耕撂荒地共6000亩,目前完成近5000亩。”七宝寺镇党委书记曹峻祥说,早在年初,七宝寺镇就把开荒土地和复耕撂荒地目标任务下达各村(社区),并实行镇领导包片、村(社区)干部包组包户,挂图作战,层层签订任务书。同时,七宝寺镇还建立了“撂荒地复耕”微信工作群,协调解决各村(社区)在推进撂荒地复耕过程中出现的事情。

“自从加入微信工作群,办事方便多了。”七宝寺镇大堰村引进的业主韩明说,前不久,他在群里提出需要新安装输电线路,解决园区灌溉用电问题。七宝寺镇随即协调相关方面,仅用两天时间,就将一条新的输电线路接到园区。

发展订单农业 提升种植效益

这些天,在七宝寺镇九栋碑村,业主蒋洪建忙着组织村民给土豆产业园除草、开荒土地、复耕撂荒地。

今年初,蒋洪建来到九栋碑村和龙泉社区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开荒土地和复耕撂荒地。目前共整治土地800余亩,其中,已种植土豆60亩、小麦30亩,剩余的土地将种上水稻。

如何提升复耕的撂荒土地、开发的荒山荒坡的种植效益?七宝寺镇为此积极探索,一方面引进有种植技术和经验、有市场的业主参与撂荒地复耕和荒山荒坡开发,另一方面在全镇推广机耕、机种、机收,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在全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确保土地产出效益。

“开发出来的土地将实行3次轮种。”蒋洪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月,土豆将进入收获季节,收获后立即种水稻,水稻收割后,再种上花菜、西兰花等蔬菜。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一亩地土豆产值在4000元左右,水稻每亩产值在1500元左右,花菜、西兰花每亩产值在2500元左右,一亩地年产值可达8000元左右,是传统种植方法产值的数倍。

今年初,通过七宝寺镇招引,业主李方舟也来到九栋碑村,开荒土地和复耕撂荒地800亩,种植高粱。为提升产出效益,李方舟与泸州老窖集团签署了订单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让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金土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yingxiaoedu.cn/10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