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繁华落幕,电商三国杀你更看好谁?

双十一繁华落幕,电商三国杀你更看好谁?

双十一过后,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电商三国杀的各自特点。

我认为,最简单来说,是受众不同。

阿里最早是B2B,企业对企业,主要是中小,因为大的企业都是自建渠道,不需要也看不上,所以不管怎么做,做不到太大。后来淘宝,主要是三线以上城市,县城做的都不行,因为物流跟不上,当然,做的最好的是服饰类,高频刚需,用户基础不用考虑,但是淘宝盈利困难,即使花样繁多,什么直通车什么套餐什么排名,都不行,拿不到GMV的提点。而且管理困难,于是后来才有了天猫,打通了任督二脉,盈利飞起。淘宝有个绰号叫“万能的淘宝”,就是大而全,得益于起步早,覆盖广,啥产品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而天猫,是负责盈利的,GMV扣点之外,还有各种广告费,收到你怀疑人生,躺赢赚翻。

京东是3C起家,大强子卖光盘那是有一套的,这就是基因,马云不是零售起家,他做的是卖场思维,而大强子,批发思路做零售,强悍的很。所以京东一开始就注重真、快,重视客户体验,也从自己熟悉的标准品类3C切入,一步一步做大做强。企业做到京东这么大,自己做进销存,那是相当惊人的工作量,十分考验管理,所以马云才说,京东一定会死得很惨,管理那么多人是灾难,因为尾大不掉,企业规模有个临界值,如果管理不行,做大了成本会十分高昂,卖高价都会赔,因为营业成本太高,而大强子现在显然做的还不错,不过也十分艰难了,所以才会开放平台,吸引商家入驻,共同发展,但在如3C类标准产品领域,京东还是有优势的,服饰美妆等,自然要靠平台。

拼多多就不一样了,依托微信,横空出世,爆炸式增长,吃了最后一波互联网红利,把县城小镇以及农村电商给普及了,包括五十以上高龄人群,也给收割了,至此电商蛋糕正式瓜分完毕。拼多多的模式,说难听点,跟传销差不多,拉人头,但是效果一如既往的完美,这是对人性完美的解读,鉴于京东及阿里定位,拼多多之前,他们是不屑于这种模式的,后来才发现真香,已经晚了。本来京东是有机会借助微信做这个事情,毕竟腾讯是京东大股东了已经,可是京东没做,才有了拼多多的成功。

现在电商天下初定,三足鼎立,以后的排位,必然你争我抢,都会向对方优势领域进攻,高手过招,最重要不是赢,而是不出错,看谁先输。目前三者在各自优势领域是安全的,阿里主攻都市女性,京东牢牢占领IT宅男,拼多多在农村大妈眼里就是网购代名词。从客户粘性及流量优势来看,拼多多更占优势,阿里为了不断获取流量,那是相当头痛,像吸血鬼一样四处收购公司纳为己用,京东反而最危险,夹在中间,腹背受敌,高端遭阿里施压,低端被拼多多碾压,处境不妙。别说什么消费升级,信赖物流,信赖真货,等到其他家补齐这些短板,顾客只相信便宜,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度,所谓竞争力,根本来说还是管理,就是谁卖的更便宜还挣得更多。

最终谁负谁胜,你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yingxiaoedu.cn/10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