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近日美国海军人员透露,目前美军正在开展新式攻击核潜艇的研究工作,该潜艇被命名为SSN(X),据称将会融合“海狼”级、“弗吉尼亚”级和“哥伦比亚”级三种核潜艇的优势,成为一款没有突出弱点的“水下杀手锏”。而且最重要的是,美国海军内部人士表示,该潜艇就是为了“猎杀中国核潜艇”而研制的。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美军最新攻击核潜艇SSN(X)方案曝光)

从1878年爱尔兰人霍兰研制成功的“霍兰”号潜艇开始,潜艇正式作为一种武器装备列装了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击沉的航母中,有55%是被潜艇击沉的,要知道航母作为海上霸主,具备极强的制海和制空能力,而且航母普遍是以编队方式出航,一直到今天,航母战斗群依然是各国海军中最有威力的水面作战力量。如果说有很么武器能够有效克制航母,那非潜艇莫属!而攻击核潜艇则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性能最先进的水下战术突击力量。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客观上说,美国人的技术确实相当了得,SSN-571“鹦鹉螺”号是人类第一艘核潜艇,而这艘潜艇早在1954年9月30日就已经交付美军服役)

1954年9月30日,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正式交付,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经过多年测试,美国海军认为核潜艇技术先进、战斗力强大,于是彻底放弃了常规潜艇的研发和装备。一直到今天,美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都是清一色的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美军冷战时期性能最好的核潜艇——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

核潜艇按照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战略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其中战略导弹核潜艇主要承担战略打击任务,而攻击核潜艇主要承担护航、反潜、对地对海攻击作战、侦查、渗透等战术任务,简单点说就是:除了发射潜射战略导弹以外所有的潜艇作战任务,都由攻击核潜艇承担。目前美国海军主要列装3种攻击核潜艇:洛杉矶级、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其中洛杉矶级1976年开始服役,如今已逐步退役;海狼级是美国海军在冷战中研制的最后一型攻击核潜艇,其性能先进但造价昂贵,加之冷战结束,仅开工建造三艘;弗吉尼亚级是美国目前正在建造的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该潜艇可以看做是“廉价版海狼级”,主要用于替换老旧过时的洛杉矶级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海狼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第一种以“猎杀敌方核潜艇”为主要目标的攻击核潜艇)

不久前在南海意外撞击水下不明物体的“康涅狄格”号攻击核潜艇,就是“海狼”级的二号舰。美国核潜艇出现在南海,而且还是身份特殊的海狼级,意味着美国海军正在悄悄把冷战中对付苏联海军的那一套拿来对付中国海军。

和发展均衡的美国海军不同,苏联一直非常重视核潜艇的发展,苏联海军正是依靠规模庞大的核潜艇部队,对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形成不对称优势,从而实现美苏海上力量的平衡。为了打破这种平衡,美国设计了海狼级,专门猎杀苏联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海狼级核潜艇应用了美国核潜艇的最新技术,但是造价也高达30亿美元/艘,几乎相当于“尼米兹”级航母的水平,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造不起)

在海狼级以前,美国的核潜艇普遍采用4具鱼雷发射管,并且以静音为主要设计目标,因此在火力、航速方面明显弱于当时的苏联核潜艇。海狼级的鱼雷发射管增加到8个,而且鱼雷和导弹的备弹量扩展到50枚,具备长期水下作战的能力。不过由于“海狼”级核潜艇研制目的就是猎杀苏联核潜艇,因此没有安装洛杉矶级上那种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不过该级潜艇也可以使用鱼雷发射管兼容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等武器。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建造中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该艇可以看做是“廉价版海狼”级)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崛起,美国海军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压力”。特别是中国的东风-21D和东风-26两种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让美国海军的最重要的作战力量——航母战斗群,不得不远离东亚地区。虽然目前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依然频繁出现在南海和台湾以东的海面上,但那是因为现在是和平时期。美国很清楚,如果中美之间爆发武装冲突,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完全可以第一时间摧毁靠近中国大陆的美军航母。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改装了导弹发射筒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可以装载154枚战斧导弹,还可以搭乘66名特种部队士兵)

在传统的航母战斗群失去有效威慑能力后,美军显然祭出了苏联海军当年的战术——大造核潜艇。目前美军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的巡航导弹潜艇全部部署在关岛海域,这4艘早期型俄亥俄级核潜艇在拆除了24具“三叉戟II-D5”型战略导弹发射筒后,改装了2个特种人员作战舱和22个“战斧”导弹发射舱,每艘潜艇总共可以携带154枚战斧,这样的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将会有效替代航母,确保美军对东亚地区的有效威慑力量。而美军的海狼级核潜艇部署在西太平洋,显然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同时,还要“猎杀中国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美军正在研制的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其部分技术将会被应用在SSN(X)上)

弗吉尼亚级继承了洛杉矶级的思路,是一种多用途核潜艇,其鱼雷发射管仅有4具,同时还安装了12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来装填战斧巡航导弹。可见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反潜作战能力明显低于海狼级,而美军开发研制新版的SSN(X)攻击核潜艇, 正好是为了接替海狼,主要用于反潜作战,以保护己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和美国海军都有很大差距)

目前中美之间的水下力量对比方面,可能比水面舰艇对比更让人担心。目前美国海军现役有约19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另有2艘下水,9艘建造中)、3艘海狼级核潜艇和28艘洛杉矶级核潜艇,未来还计划再建造36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而根据目前公开的消息推测,我国海军的核潜艇大约只有13艘左右,即便中国海军现在开足马力发展核潜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追平美国海军。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在航母战斗群威慑失效后,美国海军大概率会改为使用核潜艇搭载大量巡航导弹的战术来维持其战术威慑)

不难判断,在航母战斗群已经无法有效威慑中国之后,美国会大量提升核潜艇的建造数量和规模,未来使用潜艇携带大量巡航导弹潜入中国周边海域,从而替代航母,实现对中国的战略性威慑。而且美军新的潜艇建造规划中,已经有通用方案——现在正在发展的“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所使用的的战略导弹发射筒是两用型,既可以装填潜射战略导弹,也可以换装多联装巡航导弹发射模块,就像俄亥俄级核潜艇一样。届时仅需要数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就可以携带并发射数百枚远程巡航导弹,这种攻击强度丝毫不亚于舰载战斗机。而美军开发的全新SSN(X)型攻击核潜艇则可以为美军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提供掩护。

美国悄悄改变了战法:航母不敢靠近中国大陆,就换上大批核潜艇

(客观上说,美国海军“下饺子”的速度也不慢,这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客观上说,美国不断扩大自己的水下部队,对于中国确实有很大的威胁,因为航母毕竟是在海面上航行,只要我们有足够多的侦查卫星,就可以持续有效的侦查和跟踪,并且为火箭军的反舰弹道导弹提供有效的目标数据指示。但是核潜艇是在水下航行,无论是光学卫星还是雷达卫星,都很难有效观测潜艇的活动,而且在广阔的海域进行反潜作战堪称是“大海捞针”。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军现在的思路清晰而有效,全新研发的SSN(X)绝非仅仅为了“猎杀中国核潜艇”。考虑到美军和我军在核潜艇存量、技术、战术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美军的战术转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针对美军的核潜艇,我们到底该采取何种战术加以对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yingxiaoedu.cn/11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