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醇的央视广告1990年播出以后,时隔32年再一次出现在央视,不一样的创意风格,但一样的贵州醇。
90年的广告开篇便是“贵州醇”的牌坊,紧接着是贵州醇的酿造车间。
22年的广告开篇像“白蚁出洞”,配着滴答滴答的钟声,贵州醇闪亮登场,没有宣传核心~真年份,除了专业的广告人士,对于普通老百姓可能只记得贵州醇三个字。
现在大家都疲于奔命赚钱,懒得思考广告真正含义,如果没有直白的告诉消费者我的优势,消费者很难记住“贵州醇”,有时候简单粗暴的“送礼就买脑白金”反而可以引导消费者,培养消费者购买习惯。
从某宝搜索贵州醇旗舰店,真年份酒还不便宜。
6年的浓香型标价1199,实际到手899元。
12年的浓香型标价2399,实际到手1899元。
21年的浓香型标价5699,实际到手3599元。
酱香5年53度标价1349,实际到手1049元。
浓香型的瓶子是真好看,即使不喝,放在家里酒柜上也是一个很好的装饰品。
贵州醇主打“真年份”
第一就是年份双标注,就是酿造时间和年份时间同时标注。
第二就是真原酒,不勾调,不勾调如何保证口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看了贵州醇历史,才知道之前有“北茅南醇”的说法,才知道贵州醇历史悠久但是历经变革,多次易主,最近的一次是从维维集团变更到江苏综艺集团,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变更,实际控制人稳定,公司战略才能稳定,公司销量和质量才能稳定。
贵州醇有浓香型也有酱香型,这让消费者区分会比较模糊,差异化定位不明显,为啥京东域名是jd而不是jingdong,大道至简,你做的功课越细致,消费者只需要输密码就行,而不是还要让消费者选择,花了大量时间,发现都是贵州醇。
这让我想起了比亚迪为什么果断放弃了燃油车,产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一提到比亚迪,那就是新能源的代表,一提到皮卡,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长城。
消费思维和习惯需要企业培养,你要告诉消费者,选浓香型真年份就选贵州醇,差异化突出才能让消费者记在心里,当给消费者介绍一个品牌的时候,越简单,越容易被记住。
央视做广告的酒厂不少,之前有秦池、孔府家,之前的风光无限到现在退居二线,说明营销只是手段,基础是产品质量。
目前不管是机场,还是央视投放,贵州醇都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是真年份原酒如何保证产能,原酒如何保证口感?前期产能可以通过买买买解决,但是后期呢?产能是否可以跟上?企业快速奔跑最怕的就是内控跟不上,比如产品质量,比如资金健康,比如安全管控,比如应急预案等等,但说一千道一万,最怕的是产品质量出问题,企业大肆营销的时候,很多双眼睛盯着你,当年的秦池酒因为从四川购买基酒勾兑跌落神坛,就是因为身体跟不上灵魂的奔跑,因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品质量一定不能出现问题。
夯实基础,从源头把控质量,好水,好原料,酿造好酒,事前事中事后对酒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把控,企业才可以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