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班主任:拉开孩子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前些日子,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让很多为孩子学习愁到焦头烂额的爸爸妈妈们获益匪浅。

老师将试卷发放到家长手中后,没有去批评或者表扬某位孩子的成绩,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现在的总成绩,50%是他自己的努力所获得,剩下的50%,是爸爸妈妈家庭教育的成果。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这让很多家长感到诧异,孩子回家都是闷头学习,难道会有很大的差别吗?

对此,老师并没有解释太多,而是请了班级里前几名的家长到讲台前,为大家做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简短分享。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一.学霸家庭的共性:环境与方法

在分享中,很多中下有孩子的家长既惊讶又感慨,难怪老师说家长教育占了孩子总分的一半,这真的是有很大原因的,而这些来自学霸家庭的讲述中,刷题,熬夜和批评全都不在列,他们用了一种更加轻松和人性化的方法,不仅让孩子拥有了好成绩,更让孩子培养出终身受用的好习惯!

1.个体易受环境影响

在上台分享的几位家长中,我们筛选出第一个共性就是,这几位爸爸妈妈都非常喜欢读书,或者是愿意为了影响孩子,而抽出时间去读书。

有位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写作业从来不在房间里,而是在明亮的客厅里。我和他爸爸一人拿本书在那儿读,孩子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写作业。当他读书读累了,偶尔我们还会抛出一个问题,一起讨论讨论,家里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对此,另外一位家长表示非常赞同,你坐在他身边看着他写作业,不如坐在他身边一起读书。让孩子喜欢上你营造的学习氛围中,而非厌恶与恐惧,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2.思考比对错更重要

过于纠结对错,就会忘记教育会对孩子起到开蒙作用的初衷。

“我们家孩子做错题的时候,我从来不会问他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错了?”有位家长如是说,埋怨他对错,然后强硬要求他去修改结果,实际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批评和结果外,什么也没有收获到。而你要知道的是,他为什么会做错?他的逻辑问题出现在哪儿?当你能找到这个点,将他的逻辑错误疏通开,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可以通过例子来理解思考与对错的重要性:

你问孩子3个西红柿加2个苹果,你现在一共有几个水果?

孩子说2个;

这个你批评他算错了,应该是5个;

孩子将答案改成了5;

下次你在问他,你有6个西红柿和1个苹果,现在有几个水果?

孩子说1个……

你气愤于孩子总是教不会,这么简单的算术题屡屡出错,但实际上在孩子逻辑当中,西红柿不是水果。所以,当我们单纯纠结于答案对与错时,很容易忽略思考和引导的重要性。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3.总结比刷题更重要

在家长会中,有位家长迫不及待的举手提问,为啥我家孩子做了那么多套题,他还是会出错?

而其中一位家长告诉他,没有总结的刷题,实际上就是在浪费时间。孩子为什么要反复做题,其实就是为了查缺补漏,但是习题试卷是综合性质的东西,当孩子做完一整张卷子,在看卷面分数时,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好与不好,却不知道到底在哪里出了错,这时候就需要多张试卷进行总结。

其实,不仅是在这场家长会中,纵观全国中高考的学霸们,有几个没有一本厚厚的错题集,用来总结自己生疏的知识点。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二.有效率的方法,让孩子受益终身

有句老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是在去往罗马的道路上,是轻松抵达还是负重前行,这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爸爸妈妈的教育模式。当我们将过多的情绪重担和学习重担压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对于孩子而言,还没有出发就已经疲惫不堪。

所以,掌握这些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为孩子减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还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则视频,爸爸妈妈和宝宝在家里进行飞花令,你来我往中,孩子竟然没有比爸爸差多少,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家里充满欢声笑语。试想很多爸爸妈妈带领孩子背诵古诗的场景,开口马冬梅,卷子上就写孙红雷,回家一顿骂,但成绩却怎么也提不上去。这并不能说,孩子之间的差异有多大,而是爸爸妈妈营造出的环境不同,让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也不同。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而抖音上有位妈妈,曾这样教孩子写作文。她将孩子带到旷野中,让孩子闭着眼睛感受自然,然后尝试用语言去描述,你感受到的微风,细雨和阳光,都是怎么样的。这让很多家长醍醐灌顶,我们总是埋怨孩子不会写作文,不会应用好词好句,但是如果孩子都没有亲身感受过,他又怎么可能用笔去记录描写现实生活呢?

所以,好的学习方法,是让孩子在环境和方法中慢慢摸索,自我提升和成长的。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三.差生的家庭共性,你在其中吗?

孩子成绩差的50%在于自我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而另外的50%依旧是源自于家庭教育模式。

1.如履薄冰的家庭氛围

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如履薄冰,爸爸妈妈不敢弄出任何响声,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则害怕出错,换来爸爸妈妈大声的谩骂和批评。而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专注力是不集中的,他有一半的精力在观察环境。

2.熬夜式的努力

很多爸爸妈妈依旧信奉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这样的说法,认为孩子就应该秉烛夜读,通宵达旦的学习,早早睡觉或是玩闹实在浪费时间,不如多熬一会儿夜,比别人多努力一点,收获就更多一点。但实际上,当孩子处于疲惫过度的状态时,学习效率会非常的低,且长时期处于高压学习状态下,精神也非常容易崩溃。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3.用成绩压倒孩子

很多爸爸妈妈是看不到孩子的努力的,我曾在朋友圈里看到过一段视频,一个孩子站在校门口哭,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自己考试没及格,妈妈一定会批评他的。这确实是很多爸爸妈妈的共性,将多样化的孩子逐渐压缩,到最后只剩下成绩一种衡量标准,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有的付出和努力,爸爸妈妈完全视而不见。

四.修炼自我,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内心坍塌的父母,一定会教育出内心坍塌的孩子。所以在教育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路上,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好好的进行自我修炼,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提升。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分享给大家几句自我修炼的话,也与各位家长共勉之:

1.教育要多传递给孩子积极正向的能量,而非各种消极可怕的压迫;

2.表扬比批评会让孩子进步更快,因为在表扬中能够增加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3.认可孩子的多样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大男孩不管多么努力,爸爸妈妈都看不到,只会用让人窒息的批评和责怪,让自卑将他踩到泥土里,无法翻身。他曾在受伤之后,哭着求妈妈抱一抱他,可是他的妈妈依旧在谩骂,在攀比成绩,最后好好的男孩被逼成了精神分裂。

班主任:拉开孩子的成绩距离,50%靠他自己,还有50% 靠父母

一朵花枯萎的时候,也许有很多的手从他的身上摘取花瓣,但是只要有爸爸妈妈的爱,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浇灌,他会不畏困难,勇敢的成长。所以,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成绩优秀,爸爸妈妈也要努力,不要在那50%的家庭教育分上拖孩子的后腿。

你认为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yingxiaoedu.cn/11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