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2022年6月5日,中国空间站迎来了第三批客人,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3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入空间站组合体。按照计划,这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执行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现在他们的飞行任务已经结束了,在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船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撤离开始返回地球。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了迎接神舟十四号飞船凯旋归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场系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最后一次全流程、全要素的搜救合练。虽然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很多次神舟飞船返回舱的搜索、回收任务,但是神舟十四号飞船任务返回的难度要比之前的更难,堪称是史上最难的一次。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因为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的时间是晚上,再加上现在已经是12月份,气温非常低,着陆场的温度可以低至零下10多℃。这是东风着陆场第一次夜间低温返回任务,低温的环境对于搜救队员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由于是夜间返回,所以夜间搜索也是很难,针对夜间搜索存在的难题,科学家基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除此之外,还调配了具有微光、红外功能的小微型光学设备,提升了搜救人员在夜间发现返回舱的能力。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针对极寒的气温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异常的问题,工作人员还给这些设备进行了抗低温的防护,比如说给汽车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给那些通讯设备配备了足够的电池。现场的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也是经过升级改造的,比如说加装了燃油风机来调节车厢的温度,让车厢内部的温度可以维持在20多℃,这样一来,航天员返回地球以后就会在现场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给航天员们准备了暖宝宝、保温被、保温毯之类的保温设施。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现场的画面来看,航天员在出舱的时候也是需要工作人员的帮助,而且在出舱以后航天员并没有马上就站立行走,而是坐在椅子那里休息。这是因为航天员经过长达6个月的太空飞行后,身体已经适应了外太空失重的环境,现在回到地面,就要重新适应地面重力的环境,甚至是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站立行走。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返回舱的外部局部区域黑不溜秋,甚至是面目全非,这是怎么回事?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到底遭遇了什么?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相信大家夜空中都见过流星雨,飞船返回地球的过程其实和流星雨是类似的,只不过那些流星雨直接在大气中剧烈燃烧化为灰烬了,而飞船返回舱则会安全着陆到地面或者海洋中。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飞船、流星在进入大气层时都会剧烈燃烧,这是因为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在近地轨道飞行的飞船速度可以达到7.9公里每秒左右,如果是从月球、火星返回地球的飞船,速度更快,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地球的逃逸速度11.2公里每秒。当航天器以这么快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就会受到空气阻力,这时候气动加热效应就会非常强烈,飞船外部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到上千℃,甚至几千度。下图为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局部黑不溜秋。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果是近地轨道的飞船,速度相对来说较慢一些,气动加热效应就相对较弱,温度会相对较低;如果是从月球、火星返回地球的飞船速度更快,气动加热效应更强,温度会更高。所以之前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在返回地球时就采用“打水漂”的方式在大气中“漂”了“漂”然后再返回地球,这样一来就把速度降低下来了。下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一样是黑不溜秋。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飞船进入大气层后,和流星进入大气层的效果是相似的,会出现剧烈燃烧的现象。这也是一些卫星、货运飞船等航天器受控再入大气层烧掉的原因,而载人飞船需要考虑到航天员的安全着陆,所以载人飞船返回舱经过特殊的处理,可以承受飞船再入大气层时上千摄氏度高温的灼烧。虽然飞船外部的温度非常高,内部的温度却很舒适。经过一段时间的灼烧后,飞船速度越来越慢,渐渐地气动加热效应就消失了,燃烧现象也随之结束。最后飞船返回舱经过一系列的减速,稳稳地降落到地面。

神舟十四号安全返回!返回舱外局部烧得黑不溜秋?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就是飞船返回舱外部局部为什么看起来黑不溜秋的原因,是因为飞船在返回地球时经受了高温的灼烧。航天员王亚平之前在采访的时候就回忆了飞船返回地球时的感受,就像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那样,舷窗外部烧得通红,还有噼里啪啦响的声音,感觉非常震撼,非常惊心动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yingxiaoedu.cn/117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