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隐藏了身份,与四团镇总工会副主席陈钢一起,走基层,下企业,亲身体悟他与联盟内企业的互动与交流。
9月22日,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会联盟在奉贤区四团镇成立。联盟成立后,四团镇总工会所有工作人员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总算是看到一个阶段性成效了。”然而,这只是他们“蹲点”工作的起步。
日前,记者与四团镇总工会副主席陈钢一起,下基层、走企业,记录下他与联盟内企业的互动与交流。记者也管中窥豹,看到这两个多月来四团镇总工会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会联盟所做的点滴努力。
工会联盟的成立
不是一次偶然的行为
今年7月起,在奉贤区总工会的部署下,四团镇总工会主席徐晓华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深入企业的蹲点工作。对于曾在经济发展办就职数年,刚担任2个月镇总工会副主席的陈钢来说,工会工作是陌生的,但他对企业工作却熟稔于心。带着未知和热忱,陈钢也“蹲”进了企业。
(陈钢从奉贤区总工会拿到一本厚厚的工会材料,扩充工会工作理论知识。)
四团镇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处奉贤区,而经济属性上又被划分为临港新片区。往南5公里,就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近三年来,富维东阳、延锋彼欧等特斯拉的供应商陆续入驻四团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增至二十余家,多数为行业内领军企业。
各企业处在一条产业链,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一些企业因业务交叉,还具有竞争关系。陈钢最开始发现企业对“联合”的需求,是不止一次某家公司负责人请求他帮忙引荐另一公司负责人。
“一开始没想到要组建产业工会联盟,只是想通过工会的平台,召开企业座谈会,方便各企业联系。”有了初步想法后,他与工会工作人员就分头一次次往企业跑,跟企业方谈,同时也去了解一线职工们的想法。
通过进一步蹲点了解,他们发现,这些企业内部需求还有更多共性。比如,新入驻企业员工住房难,企业职工培训缺乏通道和平台,年轻职工婚恋难等,这些问题同时困扰多家企业,且靠单一企业难以解决。让企业建会,再成立一个联盟,这个想法在陈钢的脑中萌芽。
(联盟成立当天,奉贤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邵丹华,四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沙成禹共同为联盟揭牌。)
“如何让企业都放下顾虑,安心建会呢?”“先送服务,后建会。”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邵丹华的指导给了他们新的思路。联盟还未成立,镇总工会就组织了有意向结盟的企业开展相亲交友活动,在未建会企业中,也陆续开展“帮困送温暖”“高温送清凉”“提升送课程”等活动,反响颇好。慢慢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工会的距离拉近了,不少企业的建会意愿都很强烈。
就这样,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会联盟顺理成章地在四团镇成立了,联盟成员囊括7家曾建会的企业、10家当日建会企业等。
(奉贤区总工会和四团镇为新入会企业授牌。)
让工会联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产业工会联盟如何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四团镇总工会工作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产业工会联盟成立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在陈刚看来,工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新兴企业与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做足支撑,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需要“蹲”得更勤,更深入。
又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中午,记者跟随副主席陈钢一起前往凌云吉恩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免去了欢迎阵仗,少了客气与寒暄,几位联盟内的工会主席坐在一起,开门见山,商讨联盟即将开展产业工人培训的具体事宜。
(陈钢与联盟企业工会主席商讨产业工人培训事宜)
“员工们想考证”,这个想法在前期蹲点时由企业提出,但企业员工普遍忙,时间不多,加上周边培训学校稀缺,最近的也要到20多公里外的南桥镇,费时费力,十分不便。“工会可以对接资源,把老师们‘请’到四团来给职工做统一培训”,陈钢打消了各企业工会主席的顾虑,而培训开展的场地、培训的具体项目、参与培训的人员则由企业共同商议。
各企业工会主席畅所欲言,不到半小时,培训的场地、项目、人员都敲定了。“初步就按照商定的计划走,后续有其他问题,我们在‘联盟微信群’里交流。”陈钢也不拖泥带水,把大家的建设性想法总结后与企业一一确认。
(交谈中,大家的状态自然又放松。)
回去的路上,陈钢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大,产业链上的企业职工都忙得不可开交。平时工会干部到企业的交流都是做好充足准备,直奔主题,力求简洁高效,尽量不耽误企业方的时间。
两个多月的蹲点中,陈钢的各项工会工作也渐入佳境。接下来的10月,四团镇总工会将依托产业工会联盟平台,组织开展一场以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各项方案已在筹备中。“我们整个团体都忙得连轴转,看来我这位工会‘新人’也是歇不了咯!”他笑着说。